第23章
“我上完大学就回来,你们俩在家里好好听话,别去村外玩儿,等以后长大了也去上大学。
仝樾摸了摸俩侄女的小脑袋,又对父亲他们挥了手,“爹,姐,姐夫,大嫂,你们回去吧!有大哥送我就行了。
大哥仝军在单位里,找同事借了一辆自行车,带着仝樾的行李,在父亲和家人们,还有村民们的目光下,离开了玉河村。
“看看人家小樾,去城里上大学了,以后出来就能当官了,你们也都回去好好学习。
“他出去了就不回来了,家里白养了他这么多年,拍拍屁股他就走了,你们说冤不冤?
“就是,长这么大了,正是能干活儿的大小伙子,却去上什么大学,白瞎了一个壮劳力。
村民们说什么的都有,有羡慕的,有嫉妒的,父亲和姐姐他们就装作没听到,也懒得搭理他们,恨人富,笑人穷不管是在农村里,还是在城市里,到处都有这种人。
县城里有通往京城的火车,大哥给他买了张火车票,仝樾也没说给他钱什么的,大哥推着自行车一直把他送到站台上。
“小樾,到了大学那边,给家里写信报个平安。
大哥经过这段时间在单位的的磨练,又经过仝樾的指点,也不再是那么老实巴交的农民,话也会说了,也会出事了,到了三月份后,他就能拿到驾驶证了。
“行,我知道了,大哥,你回去上班吧!我到了大学里给你写信,就寄到你单位里。
“好,这些粮票你带着,一路顺风,在火车上要注意安全,出门尽量别惹事,把钱和票都藏好,可别让小偷给偷走了。
大哥塞给他一叠粮票,也不等他说话,推着自行车就走了。
仝樾看到这些都是全国粮票,大概有三十多斤的面值,估计是大哥找单位的同事们兑换的。
从玉河县到京城的火车,每天有早中晚三趟列车经过,他坐的是中午的火车,到京城的终点站时,正好是第二天的早上。
这个时代的火车速度很慢,尤其是坐慢车,大小车站都停,有时候还需要在车站让快车通过。
仝樾有过前世的经历,上了火车后,把自己的行李放在行李架上,找个座位就坐了下来。
火车晃荡了半天一夜,在第二天早上天刚亮的时候,带着疲惫的姿态,喘着粗气到了京城南站。
仝樾下了火车,出了火车站后,看到京城的建筑还是如同前世那样,污浊的空气,弥漫的风沙,夹杂着各种说不出来的气味,经过多年不断的治理,直到千禧年过后,京城的环境才好了很多。
半个多小时后,仝樾来到京城大学,看着眼前的学校大门,几乎和前世没啥区别。
“同学,你也是来报到的吗?仝樾正在感慨万千时,听到旁边有人说话,转过头看到一个身穿洗的发白的粗布衣服,上面还打着几块补丁的青年,手里提着个布袋,肩上扛着行李,脸带微笑看着他。
“我叫仝樾,今天来学校报到,同学也是来报到的?
“我叫郭运城,也是今天来报到的,我们一起进去吧!
两人提着行李进了大门,就看到不远处有两张书桌,有两个中年人坐在椅子上,旁边还有几个年轻人,正在整理一些文件。
仝樾知道这就是接待处,拿出介绍信和录取通知书走到中年人的书桌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