精彩小说尽在狂风推文!

首页全部分类都市小说›记忆厨房的味道

>

记忆厨房的味道

爱吃炸鸡1 著

李梅 王浩 都市小说

都市小说《记忆厨房的味道》,讲述主角李梅王浩的爱恨纠葛,作者“爱吃炸鸡1”倾心编著中,本站阅读体验极佳,剧情简介:在成都的繁华街头,隐藏着一家名为“记忆厨房”的小餐馆,由年轻厨师李梅经营。这家餐馆以重现顾客记忆中的美食而闻名,每一道菜都承载着顾客的往事与情感。李梅继承了祖母的烹饪技艺和对食物的热爱,她用心灵和双手为顾客烹制出那些遗失的味道,帮助他们找回过去的记忆,治愈内心的创伤。小说通过十个章节,每章聚焦一位顾客的故事,展现食物如何成为连接过去与现在的桥梁,同时描绘李梅在经营餐馆和面对个人挑战中的成长。...

来源:fqxs   主角: 李梅王浩   更新: 2025-06-29 10:30

在线阅读

【扫一扫】手机随心读

小说《记忆厨房的味道》是作者“爱吃炸鸡1”的精选作品之一,剧情围绕主人公李梅王浩的经历展开,完结内容主要讲述的是:她的到访,对任何厨师而言,都是一场终极考验。“李师傅,久仰。我想预约一个位子。”陈静的声音和她的人一样,冷静而克制...

第4章 美食评论家的秘密

与王浩的对决,像一块石头投进了成都餐饮界的平静湖面,激起的涟漪久久未散。

“记忆厨房不再是小圈子里的秘密,慕名而来的人络绎不绝。

但李梅依旧坚持着自己的规矩,一天一桌,只为有故事的人做菜。

这天,她接到了一个让她心头一紧的预约。

来电者,正是那场对决的评委之一,也是蓉城最著名、最严苛的美食评论家——陈静。

陈静的笔,在圈内被称为“味觉的手术刀,精准、犀利,不留情面。

一家餐厅的生死,往往就在她一篇专栏文章的褒贬之间。

她的到访,对任何厨师而言,都是一场终极考验。

“李师傅,久仰。

我想预约一个位子。

陈静的声音和她的人一样,冷静而克制。

“陈老师,您好。

您想找回什么味道?

李梅握着电话,手心微微出汗。

电话那头沉默了几秒,然后传来一个出人意料的菜名“鱼香茄子。

李梅愣住了。

鱼香茄子,一道再普通不过的川味家常菜。

从一位顶尖美食家口中说出,显得如此不协调。

以陈静的身份,她想品尝的,不应该是“开水白菜这种级别的功夫菜吗?

“就是最家常的那种,不用雕花,不用摆盘,甚至……可以烧得烂一点。

陈静补充道,声音里似乎有了一丝不易察觉的波动。

这古怪的要求,让李梅的好奇心压过了紧张。

她答应下来,将时间定在两天后。

为了这道“不寻常的家常菜,李梅做了比准备“开水白菜更细致的功课。

鱼香茄子的灵魂在于“鱼香味,这种味型,是川菜的独创,由泡椒、葱、姜、蒜、盐、糖、醋等调制而成,酸甜咸辣,葱姜蒜味突出。

其配比的微妙差异,能幻化出千百种不同的风味。

陈静想要的,是哪一种?

李梅没有去想如何炫技,而是试图去理解陈静这个“要求背后的情感。

一个尝遍天下珍馐的人,为何会执着于一道朴素的,甚至“可以烧得烂一点的鱼香茄子?

预约当天,陈静独自前来。

她脱下风衣,卸下了平日里那副不苟言笑的“铠甲,看起来像个普通的中年女性,只是眼神里依然带着审视的习惯。

李-梅为她奉上茶,坐下来,轻声问“陈老师,能跟我说说您记忆里的这道菜吗?

陈静捧着茶杯,目光望向窗外,似乎在看很远的地方。

“我小时候,家在城南的老家属院。

我妈妈是普通的工人,不怎么会做菜,翻来覆去就那几样。

鱼香茄子,是她做得最‘失败’,也是我最爱吃的一道菜。

她的嘴角,浮现出一抹自嘲的笑意。

“她总是掌握不好火候,茄子不是生了,就是烧得太烂,糊成一团。

她调的鱼香味,也总是不标准,有时候醋放多了,酸得倒牙;有时候糖放多了,甜得发腻。

但我就是爱吃。

“因为每次她烧这道菜,都会让我站在旁边,帮她尝味道。

‘静静,来,尝尝咸淡。

’‘哎呀,是不是太酸了?

’厨房里热气腾腾,她一边手忙脚乱地炒菜,一边侧过头问我。

那大概是……我们母女最亲近的时刻。

陈静的声音低了下去。

“后来,我考上大学,工作,成了美食评论家。

我吃的菜越来越精致,评价的标准越来越苛刻。

我可以用几十个专业词汇去解构一道菜的味道,却再也找不回当年吃那盘‘失败’的鱼香-茄子时的快乐了。

“我妈妈前几年走了。

我整理她的遗物时,发现一个小本子,上面歪歪扭扭地记着鱼香茄子的做法,旁边还用红笔标注着‘静静爱吃,多放糖,少放醋’。

说到这里,陈静的眼圈红了。

这位在美食界呼风唤雨的女王,此刻,只是一个怀念母亲的女儿。

李梅全明白了。

陈静要的,不是一道完美的鱼香茄子,而是一道充满了“不完美的、属于母爱的味道。

那“烧得烂一点的形态,那“不标准的酸甜,才是记忆的钥匙。

李梅回到厨房,她抛弃了所有技巧。

她选了最普通的紫皮长茄,没有用大油锅炸到定型,而是像一个新手主妇一样,首接下锅用油慢慢煸软。

她凭着感觉,而不是精确的配比,去调那碗鱼香汁。

她故意多放了一勺糖,又少加了半勺醋。

泡椒也用得克制,只取其香,不求其辣。

姜末和蒜末,在油里爆出最浓郁的家常香气。

最后,她将煸软的茄子回锅,倒入鱼香汁,没有大火收汁,而是用中火慢慢地“咕嘟,任由茄子在汤汁里变得软烂,几乎不成形状。

一盘看起来“卖相不佳的鱼香茄子,被端到了陈静面前。

没有精致的摆盘,只是随意地盛在白瓷盘里,冒着朴实的热气。

陈静拿起筷子,夹起一小块己经不成形的茄子,放入口中。

茄子软烂,入口即化。

那股熟悉的、偏甜的味道在舌尖蔓延开来,酸味温柔地藏在后面,辣味几乎感觉不到。

这味道,不“正宗,不“高级,甚至可以说,充满了“错误。

但陈静的眼泪,却再也忍不住,一滴滴落了下来。

就是这个味道。

是妈妈的味道。

是那个炎热的午后,在油烟缭Miao的厨房里,妈妈手忙脚乱中为她做出的,独一无二的味道。

她吃得很慢,仿佛每一口都能带她回到童年。

她不再是那个挑剔的评论家,只是一个贪恋母亲手艺的小女孩。

一顿饭,在沉默和偶尔的抽泣声中结束。

临走时,陈静对李梅深深鞠了一躬。

“李师傅,谢谢你。

你让我明白,最高级的味道,不是山珍海味,不是炫技,而是爱。

我一首用我的标准去评判别人的食物,今天,你治愈了我的味蕾,也治愈了我的心。

第二天,陈静的专栏刊出了一篇文章,标题是《一道“失败的鱼香茄子》。

文章里,她没有用任何华丽的辞藻,只是平实地讲述了自己在“记忆厨房的经历。

她写道“在‘记忆厨房’,我尝到的不是菜,是情。

李梅师傅不是在烹饪,而是在倾听。

她用她的手艺,为食客们搭建了一座通往记忆的桥梁。

在这里,食物的‘好坏’没有统一标准,唯一的标准,就是你心里的那份独家记忆。

这,或许才是餐饮的最高境界。

这篇文章,再次将“记忆厨房推向了风口浪尖。

但这一次,不再是争议,而是无数人发自内心的向往和尊敬。

李梅知道,自己肩上的责任,更重了。

《记忆厨房的味道》资讯列表:

为您推荐

小说标签